智慧城市建設下智慧園區規劃設計探索,智慧園區要這樣做!
現如今,我國是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新時期,智慧城市這一理念逐漸出現在大眾視野中,智慧城市構建,不僅能整合社會資源,更能打造便捷生活環境,優化社會傳統發展結構。基于此,文章在智慧城市發展背景下,對智慧園區規劃設計進行分析,希望能夠合理規劃智慧園區,推動智慧城市發展,促進園區產業融合,實現現代社會綠色、健康、持續發展之理念。
關鍵詞:智慧城市;智慧園區;規劃設計
在智慧城市打造過程中,各類產業小鎮,尤其是科技特色小鎮的興起,對智慧園區的規劃和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特色小鎮是科技地產的升級版,聚焦戰略新興產業、2.5產業和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融合生態、生產、旅游、人才、智慧生活等功能,因此,如何提升智慧園區規劃設計和建設水平,使園區各類生產要素高效率鏈接和運轉,利于促進科技成果的創造和轉化,是本次研究探索的根本目的。
目前,關于智慧園區的研究文獻較少,其概念還沒有統一的共識,但通過查找資料大體上可以分為狹義和廣義兩種觀點。狹義的觀點認為智慧園建設規劃是信息技術的智能化和物聯網在園區的應用,該觀點以基礎設施信息化程度的提升和實現員工工作場所的改善作為衡量園區智慧化的標準,側重于從企業和員工的角度定義建設智慧園的規劃目標,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路,主要目的是為企業和員工服務。
而廣義的觀點認為智慧園區的建設規劃的目的是提高園區的軟實力,而不僅僅是改善園區內企業和員工的工作場所。如IBM將智慧園區定義為通過主題園區和虛擬園區的同步建設,加強國內各類科技園區創新、服務和管理能力,為科技園區鑄就一套超強的軟實力。這種觀點主要從園區自身的角度定義智慧園規劃的目標,主要目的是提高園區自身的競爭力。綜合以上兩種觀點,本文認為廣義智慧園的觀點是對狹義觀點的擴展和補充,是從整體、綜合的角度去思考智慧園建設規劃問題,更加接近于建設智慧城市的目標。
為此,衡量園區是否智慧化應體現出三個特征:信息化、便捷化和人性化。信息化是園區是否智慧化的技術特征,也是信息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相互結合的直接體現;便捷化是園區是否智慧化的基礎特征,是政府管理、園區環境改善的直接體現;人性化是園區是否智慧化的目標特征,直接表現為園區軟環境的人性化,即人性化的服務和人性化的環境。
2.1自動監控保護園區生態環境
在智慧園區規劃設計工作中,應當在信息化技術支持下,主動結合物聯網技術,構建自動監控系統,做好園區環境監控工作。在實時監控系統下,能夠有效掌握園區廢水、廢氣排放情況,了解不同區域降水基本情況,并在自動監控系統下,將這些數據上傳至相關平臺,并匯總各類信息數據,將數據編輯為相關報告,上傳至環境管理部門。只有在全面監管環境下,對園區環境進行自動監控,并獲得精準數據。只有這樣,環境管理部門才能根據各項數據報告,對園區環境管理工作制定相應管理之策,從而采取科學、有效環境管理方式,最大限度降低自然生態環境污染可能性,在智慧園區規劃設計完成后,能夠最大限度保護園區生態環境,解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存在的沖突問題。
2.2資源利用的實時監控
在智慧園區建設規劃中,通過物聯網、大數據、計算機信息技術等應用,獲取豐富的現代信息及生產要素資源。并根據資源利用狀況構建未來利用預測模型,對園區資源利用狀況進行預測,并做好優化調整活動。最終實現實時掌握園區資源利用狀況的目的,促進資源利用效率提高。
2.3智慧園區建設規劃的關鍵領域及解決思路
如何運用智慧城市的理念解決智慧園區建設中的實際問題是智慧園建設規劃的核心。當前,傳統園區的轉型面臨著較為復雜的環境,而智慧城市的建設理念為智慧園區規劃中呈現出的問題提供了較好的解決方案。以智慧園區的停車管理為例,借鑒智慧城市的建設理念,對智慧園區內的停車系統進行有效的管理,以便對其停車位進行高效率的利用,獲取及時的空閑停車位信息,并對空車位信息進行發布,為進入園區的車主提供有效的信息。同時也有助于園區管理部門及時、有效了解園區內停車位的利用狀況,并對其進行有效的預測和智能判斷。比如,通過智慧園停車位管理系統可以引導進入園區的汽車快速的找到空車位,如遇突發事件,可以快速的啟動應急方案,為智慧城市的建設提供服務。
2.4園區安全動態監控
為保障園區安全,在規劃建設過程中,綜合應用實時監控系統、傳感系統、通訊系統等,實時監控園區運營情況。系統為園區管理部門提供實時、綜合的信息資源,實現園區管理智能化和現代化。對園區安全狀況進行監測,及時排查安全隱患,確保園區企業財產和人員安全。
2.5智能、開放的公用工程規劃
智慧基礎設施工程包括信息化網絡設施、信息共享基礎設施和智能化傳統基礎設施三個方面,其中信息化網絡設施是衡量園區信息化程度和運行效率的重要指標。啟動和加強園區內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與布局,建設廣覆蓋、高帶寬、低時延、高可靠的寬帶專網,實現“千兆進樓宇、百兆到桌面”,園區重點公共區域和主要辦公樓宇無線網絡熱點全覆蓋,滿足智慧園區業務應用需求。信息共享基礎設施是反映園區數據處理能力的重要設施,建設基于低成本、輕資產、部署快的云數據中心以及云計算服務平臺。對傳統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改造反映園區精細化管理程度,通過對水、電、氣、熱管網的智能化感知,對各公用工程信息進行動態實時監管,從而形成高度一體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目前,智慧基礎設施工程運用較為廣泛的有“智慧交通”“智能電網”“智慧水務”“智慧照明”“智能管廊”等方面。
2.6智慧園區智能建筑規劃設計
建筑行業發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發展情況。隨著現代社會進步,更多建筑項目出現。但是,建筑行業施工過程中,需要應用大量社會資源。因此,在智慧園區規劃設計探索過程中,應合理規劃建筑行業施工,基于智慧園區,合理利用新能源與新材料。例如,在建筑行業施工過程中,合理借助太陽能,太陽能作為一種清潔、可再生能源,合理運用太陽能,不僅能保護環境,更能節約建筑行業資源消耗。與此同時,在智慧園區運行過程中,結合信息化平臺,對每個建筑進行合理管控,并在此基礎之上,做好建筑周期具體管理工作,提升建筑智能化程度,提高建筑技術含量,解決建筑行業能源不合理利用,提升智能化管理程度,不僅能推動社會發展,更能使社會發展與環境發展相協調,提升智慧園區建設普及程度。
在智慧城市理念下解決智慧園區規劃建設的實際問題,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升各要素運轉效率,是智慧園區規劃建設核心內容。傳統園區面臨較多復雜問題,而智慧園區建設規劃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良好思路。
來源:孫光煜 浙江大學濱海產業技術研究院;供業內人士參考;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新華通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系我們。
珠海新華通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城市行業的先行者,秉承提供一流產品,提供一流服務,廣交天下朋友的經營理念,立志做智慧建設行業的“阿里巴巴”。
珠海新華通初創于1996年,深耕住建行業信息化管理20多年,一直專注智慧城市、 智慧住建、智慧工地、智慧政務等相關領域信息化的研發、推廣與服務,已成為國內數一數二的智慧建設軟件互聯網平臺及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全套解決方案提供商。
是全國第一批新三板上市企業(股票代碼:430559)、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廣東省創新型企業、雙軟企業、民營科技企業。新華通產品已成功在全國20多個省,200多個地市推廣應用,累計服務客戶30000多家,以先進技術、可靠品質以及優質的服務獲得客戶的認可及信賴。
主營業務:智慧住建云平臺(包含誠信一體化、行政審批、質量、安全、檢測、商混、監督、監理、施工、物業、房產、招投標、綜合辦公、智慧工地、工地實名制、工地視頻、工地揚塵噪音、起重設備、檢測監管、塔吊、升降機、深基坑、電子芯片及二維碼防偽等設行業監管子平臺及系列產品,用戶超過數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