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深入實施“云上云”行動計劃,加快云南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提升經濟社會發展支撐能力,云南省發布《云南省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2020-2022年)》(以下稱方案)。
方案明確了總體思路、發展目標以及22個重點任務,到2022年,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旅游、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達到全國一流水平,云南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進入全國領先行列,成為云南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重點任務
(一)構建高速泛在優質新網絡
1.打造5G網絡。加快工業園區、礦山、煤礦、物流園區等5G網絡覆蓋,在采煤、采礦等高危環境下推廣“5G+無人作業”應用,打造煙草、先進裝備制造、有色等領域“5G+工業互聯網”應用。推動5G網絡在醫院、學校、交通樞紐等重點場所連續覆蓋,加快數字醫療、智慧教育、自動駕駛、智慧交通等應用建設。圍繞4A級以上景區、特色小鎮等部署5G網絡,推進“5G+智慧旅游”應用落地。到2022年,全省5G基站數量達8萬個,5G融合應用的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打造數字工廠、無人車間、無人生產線、無人采礦、自動駕駛等20個重點應用場景。
2.補齊網絡短板。實施4G補盲提速工程,推進農村偏遠地區、自然村、邊境沿線、大滇西旅游環線等區域4G網絡深度覆蓋和擴容提速。開展老舊小區百兆光纖網絡升級改造,推動光纖寬帶網絡向鄉鎮和農村地區延伸覆蓋,對現有百兆以下固定寬帶用戶升級提速至百兆,加快建設千兆寬帶。推進國家級與省級干線融合,增加光纜出省方向和路由,提高網絡承載能力和互聯網省際出口帶寬。統籌推進全省基礎網絡、終端、應用平臺IPv6改造升級。加快有線電視寬帶網絡建設。到2022年,新建4G基站及室內分布系統4萬個,滇中城區、重點旅游地區、其他地區移動網絡下行平均速率分別達600Mbps、500Mbps、300 Mbps,自然村(20戶以上)4G網絡有效覆蓋率超過90%。云南互聯網出省總帶寬達35T以上,重點區域千兆寬帶覆蓋率達100%,家庭寬帶普及率、百兆以上寬帶用戶占比達100%,自然村百兆寬帶通達率超過75%,互聯網平臺IPv6支持率達100%。
3.大力發展物聯網。加大5G標準下物聯網建設力度,按需新建物聯網基站,加快在高標準農田、工業園區、城市路網、社區街道、水庫、湖泊、水電站、自然保護區等布設低成本、低功耗、高精度、高可靠的智能傳感器。到2022年,實現全省縣級以上城市主城區普遍覆蓋、重點區域深度覆蓋,在網終端設備達600萬臺。
4.提升國際通信服務能力。推動昆明國際通信出入口局從語音、數據專線和互聯網轉接業務向全業務拓展。積極爭取建設國家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和國家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試點。推動根服務器鏡像節點建設,構建云南域名生態體系。推動昆明、德宏等州(市)建設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到2022年,昆明國際通信出入口局匯聚能力進一步增強,區域性國際通信樞紐初具規模。
(二)打造數字創新應用新平臺
5.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設立工業互聯網公共基礎支撐平臺,承載設備連接,匯聚數據資源,支撐應用開發。構建全省統一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在昆明打造省級節點,推廣到其他州(市)和各行業。通過電網建設綠色能源工業互聯網示范平臺,開展現場設備運行監測、故障預警、性能優化,支撐智能調度、預測及運營決策。圍繞煙草、有色、鋼鐵、先進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綠色食品等建設行業平臺,為企業提供規范、開放的集成應用服務和協同制造支撐。到2022年,建成10個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
6.建設區塊鏈技術云平臺。打造云南省區塊鏈基礎服務平臺與服務網絡,提供集成開發環境,支持區塊鏈應用快速上線、降低開發運營成本。推廣使用“孔雀碼”。加快建設重要產品溯源、金融服務、稅務、物流、醫療、跨境貿易等重點領域的區塊鏈行業應用平臺。到2022年,全面建成云南省區塊鏈基礎服務平臺,打造50個區塊鏈應用。
7.發展人工智能應用支撐平臺。推進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多語言人工智能應用及產業化基礎能力服務平臺,推動多語言技術與制造業、出口加工業融合。重點在旅游、能源、物流、先進制造、政務、公安、智慧城市、醫療、教育、交通等領域打造人工智能行業平臺。到2022年,建成10個人工智能行業應用。
8.構建綠色數據中心高效算力平臺。按照“因地制宜、差異布局”的原則建設大數據中心,打造一體化數據中心體系,重點支持昆明、玉溪、保山、紅河、普洱等州(市)建設邊云協同的數據中心體系,推進旅游大數據中心、政務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先進計算中心、容災備份中心等建設,加快國際互聯網數據中心建設。到2022年,建成10個行業級數據中心。圍繞將中國林業大數據中心打造成為全國林業數據匯聚治理中心,面向全國及南亞東南亞提供生態數據,做好相關服務工作。
9.打造基礎研究與產業創新平臺。圍繞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等關鍵技術領域,加快建設產業創新云南省實驗室、面向南亞東南亞多語言人工智能研究院、智慧旅游工程研究中心、量子加密通信平臺、區塊鏈工程研究中心等產業特色鮮明、數字技術融合、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創新載體。到2022年,建成5個科技創新基礎設施。
(三)鑄造傳統基建升級新引擎
10.實施智慧交通行動計劃。加快汽車向智能移動空間和應用終端發展,提供“互聯網+”智慧出行、車車通信、人車交互等車載服務,試點推廣智慧車牌,強化車輛電子身份認證、實時跟蹤和事件溯源,提高車輛精細化管理水平。開展基于5G的車聯網示范,統籌推進汽車、公路、城市道路及附屬設施智能化升級,提升“人、車、路、云”融合協同能力。推進高速公路感知網絡、通信網絡建設,重點打造昆大麗香、昆玉磨智慧高速試點。開展城市交通流量智能分析、動態優化,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推進綜合交通運輸信息共享,試點開展公路、鐵路、民航客運“一票制”,貨運“一單制”。在機場、車站、景區等區域,開展零換乘、自動駕駛游覽等交旅融合應用。建設智慧機場,搭建刷臉登機、行李自助托運等智能服務設施。到2022年,全省智能汽車發展實現突破,建成全省交通智慧管控服務體系,有效減少交通事故。打造5個自動駕駛試點,智慧車牌推廣取得顯著成效。
11.推進智慧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重點發展智能電網、智能微網,推進“源網荷”協同調度,精準匹配電力供需,提升全省綠色能源發用占比。推進煤礦智能化采掘和危險崗位無人化技術裝備應用。在全省公共停車場、高速公路服務區、旅游景區等重點公共場所安裝智能充電樁,加快推廣新能源汽車,擴大新能源汽車產能。到2022年,打造7個智能電網和5個智慧煤礦試點,建成4萬個充電樁,新能源汽車產能突破10萬輛。
12.加快建設智慧物流基礎設施。依托昆明、大理(祥云)、紅河(河口)、西雙版納(磨憨)、德宏(瑞麗)等地,聯合電商物流龍頭企業,深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與裝備應用,推動倉儲、分揀、配送、裝卸等基礎設施智能化升級,打造國家級、省級智慧物流樞紐。建設綜合物流生態平臺、綜合物流運行監測與信息服務系統和重點領域物流信息系統。到2022年,在倉儲、運輸、配送領域建成10個智能化、無人化智慧物流試點。
13.開展數字水利設施體系建設。構建全省中小河流、中小型水庫、防洪城市、跨國界河流等涉水信息動態監測和智能感知網絡,建設全省水信息“一張網”,提升水利信息監測預警、預測預報、綜合分析、應急處置等能力。到2022年,建成8500個感知終端,數字水利感知與監測網絡全覆蓋,實現重要江河湖庫水文水資源監測預警、預測預報和遠程控制。
(四)建設行業融合賦能新載體
14.推動農業數字化轉型。圍繞普洱茶、花卉、中藥材等領域強化農業物聯網應用,建設智慧農業產業園區、智慧農場、智慧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建立綠色農產品線上銷售、供應鏈協同、防偽追溯等體系,全面提升農業生產、加工、銷售各環節數字化水平。大力發展電商農業、直播農業等新業態。到2022年,全省建成40個農業物聯網應用示范基地,農產品線上銷售率達50%。
15.推進制造業改造升級。大力推動企業實施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級,開展工業互聯網集成創新應用,支持企業利用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聯合研發、協同制造、個性化定制、服務型制造等新型生產制造方式。加快先進數字化裝備替換和數字化生產線建設,打造一批數字工廠、無人車間和無人生產線。推進企業“上云用數賦智”,加快工業設備聯網上云、業務系統云化遷移。到2022年,建成10個以上全國領先的智能制造示范。
16.加強智慧旅游服務能力建設。推進全省旅游景區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景區導覽、智慧廁所、智慧停車場、電子閘機等基礎設施。深入推進“一部手機游云南”,打造云南旅游大數據平臺,構建智慧旅游監管服務體系。到2022年,全省所有4A級以上景區和特色小鎮完成智慧化改造,全部接入“一部手機游云南”。
17.增強在線經濟新業態發展支撐能力。支持網絡互動視聽服務建設,大力發展短視頻等新媒體。持續優化“一部手機云品薈”,推動傳統零售和渠道電商整合資源,發展在線超市、直播帶貨、無人超市等電商零售新業態。加快推廣無接觸配送,支持冷鏈物流、限時速送、夜間配送等發展。推進以南博會為代表的智能化會展場館建設,打造在線展覽新模式。支持建設在線辦公應用。到2022年,建成4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在線經濟應用。
18.推進數字化社會治理能力建設。持續完善“一部手機辦事通”、“一部手機辦稅費”、“一部手機辦低保”、網上政務服務大廳,打造全省智慧政務一體化服務體系。推進“數字統計”建設,實現部門間統計數據共享。加快建設全省應急監測預警和資源數據采集網絡、應急通信網絡,完善各級應急廣播網絡傳輸覆蓋。打造全省市場監管大數據體系,支撐食品藥品監管、綜合執法等應用。穩步推進數字邊境建設,加快部署智能感知、信息采集等基礎設施,構建邊境地區社會治理智能化支撐體系。到2022年,政務服務事項全部納入平臺運行和管理,實現“一網通辦”,應急、監管服務數字化水平快速提升,基本實現邊境數字化管理。
19.打造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大腦”,加強城市數據互聯共享與系統整合。持續布設城市公共安全視頻終端,建設云南公安智慧警務大數據平臺。搭建社區自助服務、智慧零售、智能配送等終端設施,拓展社區智慧化應用。加快全省信用體系建設,大力推廣“刷臉就行”工程。到2022年,將大理、楚雄、普洱等州(市)打造成為試點示范。
20.打造數字醫療服務體系。搭建省級和州(市)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推進全省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體系建設。重點支持國家心血管病區域醫療中心、國家呼吸區域醫療中心和滇東北、曲靖、滇南、滇西4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數字化建設。加快遠程醫療向基層深度覆蓋。建立智慧醫保平臺。推廣健康養老物聯網監測設備,提供安全監控、健康分析等服務,實現全省公辦養老機構全覆蓋。到2022年,打造5個互聯網醫院。
21.推進智慧教育普惠提質。推進全省智慧校園建設,加快教育專網向農村地區、邊遠貧困地區覆蓋,大力發展“5G+遠程互動教學”,推動全省教育資源互通共享、引導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到2022年,全省學校網絡覆蓋率達100%,公共教育資源、遠程互動教學實現全省覆蓋。
22.構建數字生態環保支撐體系。建設環境要素、林業資源、自然資源數據感知與動態監測體系,打造生態環保、自然資源與地理空間大數據平臺,持續推進“中國林業雙中心”基礎平臺建設。到2022年,實現對九大高原湖泊、六大水系、森林火災、自然保護地、野生動物的動態監控和分析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