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資更多向惠及面廣的民生項目傾斜,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8小區5.3萬個,提升縣城公共服務水平。
◆繼續加大生態環境治理力度。 強化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和聯防聯控,加強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達到70%。
◆整治入河入海排污口和城市黑臭水體, 提高城鎮生活污水收集和園區工業廢水處置能力,嚴格土壤污染源頭防控,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
◆有序推進城鎮生活垃圾分類。推動快遞包裝綠色轉型。加強危險廢物醫療廢物收集處理。研究制定生態保護補償條例。
◆保障好群眾住房需求。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
◆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通過增加土地供應、安排專項資金、集中建設等辦法,切實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供給,規范發展長租房市場,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盡最大努力幫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緩解住房困難。
◆健全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體系,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
◆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
◆發展社區養老、 托幼、用餐、保潔等多樣化服務,加強配套設施建設,實施更優惠政策,讓社區生活更加便利。
◆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快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將行政許可事項全部納入清單管理。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大力推進涉企審批減環節、減材料、 減時限。
◆加強數字政府建設,建立健全政務數據共享協調機制,推動電子證照擴大應用領域和全國互通互認,實現更多政務服務
事項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
◆增加停車場、 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
來源:中國建設報